不記得是高中還是國中的課本上說,原子的結構

就像是太陽系一般,由一個質量集中的原子核當中

心,外圍再繞著一圈又一圈的電子,是謂波耳的

原子平面模型,之後再經眾科學家的努力,延伸

到三維的電子出現機率分布圖。

到現在,物理學家已經把原子物理研究到極其完

整的地步。跨國合作的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已經準備

完成,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學家正等著最新的數據來

做進一步的分析。

不過今天在公車上,胡思亂想了一下,覺得原子說

不定可以是一個輻射狀的結構,一樣有一個電性為

正的原子核,一樣有電子的外圍。只是電子不是繞

著核轉,而是像自由落體般向核作直線加速度運動

。當電子接觸到原子核時,經由一聯串的"碰撞"後

,會產生新的、非原來撞進核內的新電子由任一角

度再向外衝出,假設所帶的能量跟原來的電子相同

,再加上核與電子間的正負吸引力,使得電子作等

減速運動,到達一個臨界距離後再落回核中,反覆

進行,由於不同的電子有不同的能量,所以飛行的

臨界距離也不同。

------此為好玩的隨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ypdep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